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有哪些药物能治疗手足口病

2025.09.11 17:28

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临床常用药物包括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口腔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凝胶以及缓解瘙痒的外用炉甘石洗剂。重症病例可能需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糖皮质激素,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多数患者症状轻微,7-10天可自愈。发热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口腔溃疡疼痛影响进食者可局部涂抹麻醉剂。疱疹破溃后需预防感染,可外用抗菌药膏。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理论上可能有效,但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且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等副作用,不推荐常规使用。重症病例出现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时,需在ICU进行生命支持治疗,必要时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等免疫调节药物。

手足口病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退热药使用间隔应超过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免疫球蛋白仅用于重症病例,普通患者滥用可能抑制自身抗体产生。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困难等重症征兆,3岁以下幼儿更易发展为重症。疫苗接种是预防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但无法预防其他肠道病毒亚型。患病期间需隔离治疗,加强手卫生和物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