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股骨骨折取钢板需要注意什么

2025.07.23 08:36

股骨骨折取钢板需确保骨折完全愈合、术前评估影像学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避免损伤周围神经血管、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确保骨折完全愈合:取钢板前必须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确认骨折线消失,骨痂形成充分。过早取出可能导致再骨折,延迟取出可能增加钢板周围骨质疏松风险。通常需术后12-24个月评估愈合情况,若存在延迟愈合或感染迹象需暂缓手术。

2.术前评估影像学结果:通过X线或CT明确钢板位置、螺钉数量及骨愈合状态。重点关注钢板是否变形、螺钉是否松动或断裂,以及周围骨质是否出现吸收或硬化。影像学异常可能提示需调整手术方案,例如分次取出或扩大切口。

3.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避开局部感染或炎症活动期,避免术后感染风险。若患者存在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或贫血,需先控制稳定。手术宜在骨折愈合后尽早进行,减少钢板长期存留导致的应力遮挡效应。

4.术中避免损伤周围神经血管:股骨周围有重要神经血管束,操作需沿原切口进入,钝性分离粘连组织。取出螺钉时注意方向,防止滑丝或断钉。若遇钢板与骨面紧密粘连,可适度敲击松动,避免暴力剥离导致骨折。

5.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早期以肌肉等长收缩和关节被动活动为主,逐步过渡到负重训练。康复计划需根据骨质强度调整,避免过早负重引发再骨折。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功能恢复情况并及时调整方案。

术后需保持切口干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饮食应富含钙质与蛋白质,促进骨质修复。避免剧烈运动或碰撞,防止意外损伤。定期随访,监测骨代谢指标与功能恢复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