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如何判断小儿流行性感冒

2025.09.08 17:11

小儿流行性感冒可通过观察发热症状、留意呼吸道异常、检查全身不适、关注精神状态、确认接触史进行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发热症状:小儿流行性感冒常伴随突发高热,体温可能迅速升至39℃以上,持续3至5天。发热初期可能伴有寒战或畏寒,退热药物效果短暂,需注意发热是否反复出现。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热性惊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发热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脱水或高热惊厥风险。

2.留意呼吸道异常:流感患儿常见咳嗽、喉咙痛、鼻塞或流涕,咳嗽多为干咳,后期可能转为有痰。婴幼儿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或喘息,严重时伴随呼吸困难。听诊肺部可能出现呼吸音粗糙,但无显著湿啰音。呼吸道症状通常在发热后1至2天加重,需与普通感冒区分。

3.检查全身不适:患儿常表现肌肉酸痛、头痛或乏力,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拒食、哭闹不安。年长儿可能自述四肢无力或关节疼痛。部分患儿伴随腹痛、呕吐或腹泻,易误诊为肠胃炎。全身症状与发热程度相关,通常随体温下降缓解。

4.关注精神状态:流感患儿易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与普通感冒的活跃状态不同。持续嗜睡或反应迟钝需警惕重症可能。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眼神呆滞、哭声微弱,年长儿则不愿玩耍或交流。精神状态是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

5.确认接触史:发病前1至7天内接触过流感患者或处于流行季节,感染概率显著增加。托幼机构或学校内出现聚集性发热病例时,需优先考虑流感可能。接触史不明但症状典型者,仍需结合临床判断,必要时进行病原学检测。

流感患儿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量多次补充水分。未满2岁或存在基础疾病者应尽早就医。居家隔离至体温正常24小时以上,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或意识障碍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