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长期吃药副作用大吗

2025.03.07 20:04

冠心病长期用药的副作用因药物种类和个体差异而异,常见副作用包括肝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出血风险增加、代谢异常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具体分析如下:

1.肝功能损害:长期服用某些冠心病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来降低血脂,但同时也可能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是必要的,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胃肠道不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常用于冠心病治疗,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为减少胃肠道刺激,建议饭后服用或使用肠溶片剂。

3.出血风险增加: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在预防血栓形成的同时,也会增加出血风险。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瘀斑等轻微出血较为常见,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或脑出血。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必要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4.代谢异常:某些冠心病药物可能影响糖脂代谢,导致血糖升高或血脂异常。例如,β受体阻滞剂可能影响糖代谢,长期使用需监测血糖水平。他汀类药物虽然降低胆固醇,但可能引起肌酸激酶升高,需定期检查相关指标。

5.药物相互作用:冠心病患者常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例如,他汀类药物与某些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合用可能增加肌病风险。用药时应详细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避免不良相互作用。

冠心病患者长期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减少药物依赖和副作用。患者应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