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并发症有哪些

2025.09.29 12:03

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可能引发肺栓塞、败血症、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血栓后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具体分析如下:

1.肺栓塞: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形成的血栓可能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肺栓塞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严重时可引起循环衰竭甚至猝死。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阻塞时,右心负荷急剧增加,可能引发急性右心衰竭。

2.败血症:血栓性静脉炎合并细菌感染时,病原体及毒素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心率增快、呼吸急促,严重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血液培养可明确致病菌,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3.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血栓形成后静脉瓣膜受损,血液回流受阻,导致下肢长期肿胀、色素沉着、皮肤硬化。严重时可能形成静脉性溃疡,愈合困难。长期站立或久坐会加重症状,需通过压力治疗改善循环。

4.血栓后综合征:深静脉血栓机化后,静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下肢持续疼痛、水肿及皮肤改变。症状通常在血栓形成后数月出现,可能伴随静脉曲张或反复感染。早期抗凝和康复锻炼有助于减轻后遗症。

5.感染性休克:细菌感染引起的血栓性静脉炎可能进展为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病原体释放的毒素导致血管扩张和微循环障碍,需紧急扩容、抗感染及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产后血栓性静脉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关注呼吸、体温及下肢症状变化。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干预可降低严重并发症风险。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导致血栓脱落。饮食宜清淡,保证水分摄入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遵医嘱规范使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