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怎样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

2025.09.08 17:11

预防小儿高热惊厥需及时控制体温避免持续升高、保持环境通风减少闷热刺激、合理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包裹衣物阻碍散热、定期接种疫苗减少感染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控制体温避免持续升高:发热是惊厥的主要诱因,体温超过38.5℃时需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同时配合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分布区,避免酒精或冰水刺激。体温监测间隔不超过1小时,防止短时间内体温骤升。

2.保持环境通风减少闷热刺激:密闭空间易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24-26℃,湿度50%-60%。夏季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冬季避免过度使用取暖设备。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分钟以上,减少病原体滋生。

3.合理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发热时水分蒸发加快,脱水可能加重惊厥风险。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含糖饮料。观察排尿量及口腔黏膜湿润度,尿量减少或嘴唇干裂需警惕脱水。

4.避免过度包裹衣物阻碍散热:传统观念中捂汗退热可能抑制散热,加重高热。选择透气棉质衣物,发热时减少被褥厚度,尤其婴幼儿避免使用电热毯。手脚温暖时以散热为主,手脚冰凉可适当保暖但不超过10分钟。

5.定期接种疫苗减少感染风险: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肺炎等易引发高热的疾病。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麻疹、百白破等疫苗,流行季节前提前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后48小时内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小儿高热惊厥多发生于6个月至5岁,家族史阳性者风险更高。惊厥发作时需侧卧防止窒息,记录发作时间及表现,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退热药物不可超量使用,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小时。反复惊厥或发作超过5分钟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