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黄疸尿液一般是什么颜色

2025.08.22 16:55

黄疸尿液一般呈现深黄色或橙色,颜色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胆红素的增加。正常情况下,尿液的颜色通常是淡黄色的,但在出现黄疸时,尿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颜色加深。这种现象通常与肝脏功能异常、胆道阻塞或红细胞破坏等问题有关。

黄疸的形成与胆红素的代谢密切相关。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的产物,正常情况下,肝脏会将其转化为水溶性形式并排出体外。当肝脏功能受损或胆道受到阻塞时,胆红素无法有效排出,便会在血液中积聚,进而通过尿液排出,导致尿液颜色加深。尿液的颜色变化也可能与饮食、药物或其他健康状况有关。例如,某些食物如胡萝卜、甜菜等,或者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导致尿液颜色的变化。观察尿液颜色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健康状况的一种方式,但并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在出现黄疸尿液的情况下,需特别注意身体的其他症状,如皮肤和眼白的发黄、乏力、食欲减退、腹痛等。如果伴随有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医生可能会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确定黄疸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饮酒、保持均衡饮食、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肝脏疾病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变化,及时关注身体的健康状况,能够帮助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