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该怎么办

2025.09.08 17:10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需及时补液防止脱水、保持清淡饮食减轻肠胃负担、适当使用止泻药物缓解症状、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补液防止脱水:轮状病毒感染主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容易导致体液大量流失。口服补液盐是首选方法,能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补液过程中应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加重呕吐。

2.保持清淡饮食减轻肠胃负担:发病期间应减少高糖、高脂肪及乳制品摄入,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需缩短单次喂养时间。辅食添加需暂停,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避免强迫进食,以免刺激肠胃加重腹泻。

3.适当使用止泻药物缓解症状:蒙脱石散等药物可吸附肠道毒素并保护黏膜,减少腹泻次数。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轮状病毒为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且可能破坏正常菌群。

4.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轮状病毒传染性强,患儿粪便及呕吐物需及时清理并消毒。护理前后需彻底洗手,患儿餐具、衣物应单独处理。发病期间避免前往公共场所,防止病毒传播。家庭成员出现症状需同步隔离观察。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血便、精神萎靡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婴幼儿因体液调节能力弱,更需警惕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夜间也需定时观察病情。

轮状病毒感染期间需确保环境通风,患儿衣物及床单应勤换洗。护理人员需佩戴口罩,避免接触污染物后触碰口鼻。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在康复后可咨询医生补种。腹泻停止后肠道功能恢复需时间,饮食调整应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