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怎么判断是否长痛风石

2024.11.25 13:06

判断是否长痛风石可从关节表现、皮肤变化、尿酸水平、影像学检查、发作频率等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表现:

痛风石好发于关节及周围组织。如果关节处出现隆起的黄白色赘生物,大小不一,小的如芝麻,大的可如鸡蛋,质地偏硬,且关节活动可能受限,那很可能是痛风石。是因为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处不断沉积,逐渐形成固态的痛风石,影响关节正常功能。

2.皮肤变化:

当痛风石形成时,皮肤表面会有明显改变。皮肤可能变薄、发亮,有时还会发红。这是由于痛风石在皮下不断生长,对皮肤产生压力和刺激,导致皮肤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这些外观上的变化。

3.尿酸水平:

持续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石形成的重要基础。如果尿酸长期高于正常范围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且有上述关节和皮肤的相关表现,长痛风石的可能性较大。因为高尿酸环境下,尿酸盐结晶更容易析出并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形成痛风石。

4.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超声或双能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痛风石。X线可能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内的钙化影;超声下可见双轨征或不均匀低回声团块;双能CT能特异性识别尿酸盐结晶,直观显示痛风石的位置和大小。这些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准确判断痛风石的存在。

5.发作频率:

如果痛风发作频繁,每年发作次数增多,也提示可能有痛风石形成。因为痛风石的存在会使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处于不稳定状态,更容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痛风发作更加频繁。

在判断是否长痛风石时,要综合多方面考虑,单一因素可能存在误导性。例如尿酸水平高但没有关节症状时,不一定就有痛风石;而关节处的肿物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需要结合多种检查和临床表现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