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喝酒后尿血是肾脏受伤

2025.05.27 08:32

喝酒后尿血确实可能是肾脏受损的信号,需要高度重视。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球或肾小管,导致红细胞从尿液中漏出。酒精引发的脱水效应会加重肾脏负担,若本身存在肾结石、肾炎等基础疾病,饮酒更易诱发肉眼可见的血尿。

酒精对肾脏的损害机制复杂。乙醇代谢生成的乙醛具有肾毒性,可能破坏肾单位结构;同时酒精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导致排尿增多而血液浓缩,进一步刺激肾脏。长期饮酒者可能出现高血压或高尿酸血症,这些并发症会加速肾功能恶化。部分人群因遗传性酶缺陷,饮酒后乙醛蓄积更明显,肾脏损伤风险更高。某些药物与酒精联用如解热镇痛药会协同损伤肾小管,加剧血尿症状。

出现酒后血尿应立即就医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及影像学,明确是否存在肾炎、结石或肿瘤。戒酒是首要措施,每日饮水量需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以稀释尿液。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及肾毒性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若伴随剧烈腰痛或发热,需警惕泌尿系感染或梗阻。长期饮酒者建议每半年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肌酐,早期发现肾损伤。需注意,偶尔血尿后自行缓解不代表肾脏健康,隐匿性损伤可能持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