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通常选用什么

2025.09.10 17:09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通常选用颞浅静脉、额静脉、耳后静脉等浅表静脉作为穿刺部位。这些静脉位置表浅、固定性好,便于操作者快速定位和穿刺,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及新生儿。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需根据患儿年龄、血管条件及病情综合选择。颞浅静脉位于耳屏前方,走行平直,血管弹性较好,是临床常用穿刺点。额静脉分布于前额正中,位置固定且不易滑动,适合需要长时间输液的患儿。耳后静脉位于耳廓后方,血管较粗,适用于脱水或循环不良的患儿。操作前需充分评估血管充盈度,局部消毒后以15-30度角进针,见回血后平行送针,避免穿透血管后壁。穿刺过程中可使用透明敷料固定,便于观察穿刺点情况。

注意事项包括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风险。穿刺前安抚患儿情绪,减少哭闹导致的血管收缩。选择锐利针头,减轻组织损伤。穿刺失败后避免同一部位反复尝试,防止血肿形成。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渗漏、肿胀,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对于脱水或休克患儿,可局部热敷或轻拍血管促进充盈。操作者需熟练掌握解剖位置及进针技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