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艾滋病窗口期的表现

2025.08.27 08:31

艾滋病窗口期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皮疹、肌肉关节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窗口期发热通常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低热,体温多在37.3-38℃之间,可能伴随夜间盗汗。发热与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反应有关,但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感染混淆。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现高热,但持续时间较短。

2.乏力:感染者常感到异常疲倦,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乏力可能与病毒复制消耗能量或免疫系统持续激活有关。症状轻重因人而异,严重者可能出现日常活动受限。

3.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常见,通常无痛且质地较硬。淋巴结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病毒入侵后可能导致局部免疫细胞增殖。肿大可能持续数周,需与其他感染或肿瘤区分。

4.皮疹:多表现为红色斑丘疹,常见于躯干或四肢,可能伴轻微瘙痒。皮疹与病毒血症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或毛细血管炎症有关。症状通常在一至两周内自行消退,易被误认为过敏反应。

5.肌肉关节疼痛:非特异性疼痛可能累及多个部位,以腰背和四肢关节为主。疼痛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直接侵袭或免疫反应引发的炎症因子释放有关。症状通常呈游走性,强度因人而异。

窗口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无法作为确诊依据。高危行为后需通过专业检测排除感染,避免依赖症状判断。任何可疑暴露均应尽早咨询医疗机构,窗口期检测需遵循时间要求。日常接触不会传播病毒,无需过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