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秋季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2025.08.01 08:56

秋季昼夜温差大,易影响睡眠质量,可通过调整作息与自然光照同步、保持卧室温度适宜且通风、晚餐清淡且避免睡前饮食、适度运动但避免睡前剧烈活动、睡前放松如泡脚或冥想改善睡眠。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作息与自然光照同步:秋季日照时间缩短,人体褪黑素分泌可能紊乱。建议早睡早起,白天多接触自然光,傍晚减少强光刺激,帮助稳定生物钟。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入睡困难。

2.保持卧室温度适宜且通风:秋季夜间气温较低,但过度保暖可能引发燥热。室温建议维持在18-22℃,选择透气被褥,睡前开窗通风10分钟。湿度过低时可放置水盆或加湿器,避免鼻腔干燥影响呼吸。

3.晚餐清淡且避免睡前饮食:秋季易贴秋膘,但高脂辛辣食物会增加肠胃负担。晚餐以粥类、蒸煮蔬菜为主,睡前3小时禁食。若饥饿可少量饮用温热的蜂蜜水或牛奶,避免消化活动干扰睡眠。

4.适度运动但避免睡前剧烈活动:白天进行快走、太极等舒缓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但睡前3小时应停止。剧烈运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反而延长入睡时间。建议傍晚运动,微微出汗即可。

5.睡前放松如泡脚或冥想:秋季干燥易引发焦虑,可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加入艾叶或生姜促进气血流通。冥想时专注呼吸,逐步放松肌肉群,减少杂念。避免睡前讨论情绪化话题,保持心境平和。

睡眠环境需安静无光,窗帘选择遮光材质。床垫软硬适中,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避免长期依赖助眠药物,以免打乱自身调节机制。出现持续失眠应咨询专业医师,排除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