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5.09.11 17:28

小儿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及特征性皮疹,严重时可引发肺炎、脑炎等并发症。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预防则依赖疫苗接种。

麻疹初期症状类似感冒,表现为高热、咳嗽、鼻塞和眼结膜充血。2-3天后口腔黏膜出现科氏斑,随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从面部逐渐蔓延至全身。皮疹消退后可能留有褐色色素沉着。并发症多见于营养不良或免疫力低下儿童,需警惕中耳炎、喉炎或神经系统损害。治疗上无特效抗病毒药物,重点在于缓解症状,如退热、补液及保持环境通风。继发细菌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接种麻疹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我国规定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一剂次。

患儿需严格隔离至皮疹消退后5天,避免接触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发热期间多饮水,用温水擦浴辅助降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皮疹瘙痒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剪短指甲防止抓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或嗜睡等警示症状,应立即就医。接触者若未接种疫苗,应在72小时内应急接种或注射免疫球蛋白。日常注意室内消毒,患儿衣物需阳光暴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95%以上可阻断病毒传播,家长应确保按时完成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