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月经量少、痛经如何调理

2025.09.29 12:08

月经量少伴随痛经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腹部保暖、适度运动、中药调理、保持情绪稳定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日常饮食应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如冷饮、螃蟹等,多摄入温补类食材,如红枣、桂圆、生姜红糖水。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与铁元素,如动物肝脏、菠菜,有助于改善气血不足导致的经量减少。痛经时可饮用热性药膳汤,如当归羊肉汤,促进血液循环。

2.加强腹部保暖:经期避免受寒是缓解痛经的关键。可使用暖水袋或热敷贴温敷小腹,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日常穿衣需遮盖腰腹部,尤其避免穿露脐装。睡前可用艾草泡脚,驱散子宫寒气,减少经血淤堵。

3.适度运动:经期前一周可进行舒缓运动,如八段锦、散步,促进气血运行。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经血流失过多。瑜伽中的猫式、婴儿式能放松盆腔肌肉,缓解痉挛性疼痛。长期坚持运动可调节内分泌,改善经量异常。

4.中药调理:气血两虚者可服用四物汤或乌鸡白凤丸,瘀血阻滞适用益母草颗粒或桂枝茯苓丸。需经中医辨证后选择方剂,避免自行用药。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每周2-3次,能温通经络,增加经血量并减轻疼痛。

5.保持情绪稳定:长期焦虑或压力过大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经血排出。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疏解情绪,保证充足睡眠。经期前避免争吵或过度思虑,必要时按揉太冲穴,帮助调畅气机。

经期需记录症状变化,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若调理三个月未见改善,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问题。用药需遵医嘱,不可盲目进补或长期依赖止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