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崴后肿了是怎么回事

2025.09.15 22:25

脚崴后肿胀通常由韧带损伤、毛细血管破裂、关节囊受损、炎症反应、局部淤血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韧带损伤:脚踝韧带在崴脚时可能被过度拉伸或撕裂,导致局部肿胀和疼痛。立即停止活动,用弹性绷带固定并抬高患肢,48小时内冷敷减轻肿胀。

2.毛细血管破裂:崴脚时外力冲击使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渗出形成瘀青和肿胀。早期冷敷收缩血管,后期热敷促进吸收,避免揉搓加重出血。

3.关节囊受损:关节囊因扭伤发生撕裂,关节液渗出增多引发肿胀。需限制活动避免二次损伤,严重时就医排除积液或进行关节固定。

4.炎症反应:软组织损伤后身体释放炎性物质,导致血管扩张和局部水肿。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配合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5.局部淤血:脚踝扭伤后血液循环受阻,血液淤积在皮下组织形成肿胀。适当按摩周围肌肉促进循环,避免直接按压伤处,必要时服用活血化瘀药物。

崴脚后肿胀是机体对损伤的自我保护反应,正确处理可加速恢复。若肿胀持续加重或伴随剧烈疼痛、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严重韧带撕裂。日常注意穿戴护具保护踝关节,避免反复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