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脑出血后遗症应该怎样护理

2025.08.27 08:31

脑出血后遗症护理需注重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心理疏导、饮食调整、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康复训练:脑出血后肢体功能障碍常见,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可促进功能恢复。被动关节活动每日2-3次,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随着病情稳定,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如坐立平衡训练、步行练习等。语言障碍者需进行发音和吞咽训练,由专业康复师指导。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2.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易引发压疮和肺部感染,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垫选择透气材质,骨突处垫软枕。呼吸道护理包括拍背排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留置导尿管者需定期消毒,预防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风险高,可穿戴弹力袜或进行踝泵运动。

3.心理疏导:脑出血后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康复信心。家属需耐心倾听诉求,避免负面语言刺激。鼓励参与社交活动,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情绪。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减少精神压力源。

4.饮食调整:以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为主,控制血压和血脂。吞咽困难者需将食物制成糊状或流质,避免呛咳引发肺炎。少量多餐,保证蛋白质摄入如鱼肉、豆制品。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mL左右,预防便秘。戒烟戒酒,减少血管刺激因素。

5.定期复查:出院后每1-3个月复查头部影像,观察出血吸收情况。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出现头痛、呕吐或意识变化需立即就医。康复效果评估需由神经科和康复科联合进行,动态调整护理方案。

护理过程中需保持环境安全,移除尖锐物品和障碍物。夜间使用小夜灯防止跌倒。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诱发血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