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手足口病需要间隔一年打疫苗

2025.09.04 17:07

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确实需要间隔一年。根据目前的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建议,疫苗的有效性和免疫持久性都表明,接种后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以确保免疫系统能够产生足够的抗体,从而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尤其是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该病通常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内出现水疱以及手脚部位的皮疹。虽然大多数病例较轻,但在某些情况下,病情可能会加重,导致严重并发症。接种疫苗成为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疫苗的接种通常在儿童的早期阶段进行,接种后,身体会产生针对病毒的免疫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免疫力可能会逐渐减弱,因此需要在一年后进行加强接种,以维持有效的免疫保护。经过一年间隔的加强接种,可以显著提高抗体水平,从而增强对手足口病的抵抗力。

在接种疫苗时,需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接种前应确保身体健康,避免在生病期间接种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副作用,如局部红肿、发热等,这些通常是正常反应,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退。其次,接种后应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家长应定期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及时就医处理任何异常情况。接种疫苗并不能完全替代日常的卫生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接触等,依然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通过结合疫苗接种和日常预防措施,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保护儿童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