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反流性食管炎到底是什么

2024.11.19 09:21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

正常情况下,食管下括约肌会阻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但当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清除作用降低、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减弱等多种因素存在时,就容易引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常会出现烧心、反流等典型症状,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含酸味或仅为酸水时称反酸。还可能有胸痛、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等不典型症状。胸痛严重时可放射至心前区、后背、肩部等,酷似心绞痛,容易造成误诊。

患有反流性食管炎需要注意很多事项。饮食上,要避免食用可能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如高脂肪食物、巧克力、咖啡、浓茶等,也要避免进食过饱,睡前3小时内不宜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因为肥胖会增加腹压,促使反流发生。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要戒烟戒酒,减少对食管黏膜的刺激。同时,应避免穿紧身衣服,避免弯腰、搬重物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保持心情舒畅,因为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能加重病情。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