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厌食诊断依据有哪些

2025.09.01 08:56

儿童厌食的诊断依据包括进食量显著低于同龄正常水平且持续两周以上、对食物缺乏兴趣或回避行为明显、体重增长停滞或下降超过一个月、排除器质性疾病及精神障碍影响、伴随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如腹胀或便秘。具体分析如下:

1.进食量显著低于同龄正常水平且持续两周以上:医学上通过对比同龄儿童每日平均摄入量进行评估,若实际摄入量不足推荐量的60%并持续存在,可视为异常。需结合生长曲线图分析,排除短期食欲波动干扰,强调时间维度与量化标准的双重验证。

2.对食物缺乏兴趣或回避行为明显:表现为拒绝尝试新食物、进餐时长时间分心或哭闹。此类行为需与挑食区分,后者仅针对特定食物而非整体进食意愿。临床观察需记录进餐环境及互动方式,排除外界干扰因素。

3.体重增长停滞或下降超过一个月:定期监测体重是核心手段,若连续三次测量结果低于同年龄标准值第5百分位或较前次下降5%,提示营养不良风险。需结合身高增长曲线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数据误判。

4.排除器质性疾病及精神障碍影响:通过血常规、胃肠镜等检查确认无胃炎、肠炎等病变,同时评估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重点鉴别甲状腺功能异常、微量元素缺乏等潜在病因。

5.伴随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如腹胀或便秘:厌食常与胃肠蠕动减缓相关,表现为餐后腹部不适、排便间隔延长。此类症状需与器质性疾病区分,功能性紊乱多无病理学改变,但会加重进食抵触。

诊断过程中需综合多项依据,避免孤立判断。家长应记录详细饮食日记供参考,医务人员需动态观察症状变化。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延误可能影响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