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慢性盆腔炎吃什么中药

2025.09.29 12:08

慢性盆腔炎可选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金银花、活血化瘀类中药如丹参、健脾祛湿类中药如茯苓、温经散寒类中药如艾叶、补益肝肾类中药如熟地黄。具体分析如下:

1.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金银花: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慢性盆腔炎多因湿热瘀结所致,金银花能有效清除体内热毒,减轻炎症反应。临床常与连翘、蒲公英配伍使用,增强消炎效果。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避免加重腹泻症状。

2.活血化瘀类中药如丹参: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擅长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慢性盆腔炎患者常见下腹坠胀、经血瘀块,丹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常与当归、赤芍同用,增强化瘀之力。使用期间避免生冷食物,防止寒凝血瘀加重。

3.健脾祛湿类中药如茯苓: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湿浊困脾是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的关键,茯苓能健脾以运化水湿,减少白带异常。配伍白术、山药效果更佳。阴虚津亏者需谨慎,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口干。

4.温经散寒类中药如艾叶:艾叶辛苦温,归肝脾肾经,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下焦虚寒型盆腔炎多见小腹冷痛、经期加重,艾叶可温暖胞宫,驱散寒邪。多与香附、吴茱萸配合使用。体内有实热或阴虚火旺者忌用,以免助热伤阴。

5.补益肝肾类中药如熟地黄: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之效。久病耗伤精血导致腰膝酸软、月经量少时,熟地黄可滋养肝肾,固本培元。常与山茱萸、枸杞子同煎。脾虚湿盛者需配伍砂仁、陈皮以防滋腻碍胃。

慢性盆腔炎患者需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保持外阴清洁,防止重复感染;情绪调节至关重要,长期抑郁焦虑可能加重病情;服药期间定期复诊,根据体质变化调整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