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宫颈糜烂的检查方法

2025.09.29 15:54

宫颈糜烂的检查方法包括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活检、分泌物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妇科检查: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宫颈外观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糜烂样改变。医生使用窥阴器暴露宫颈,观察宫颈表面颜色、形态及分泌物情况。宫颈糜烂表现为宫颈外口周围红色颗粒状区域,需区分生理性柱状上皮外移与病理性糜烂。检查过程中注意宫颈质地、接触性出血等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初步评估。

2.阴道镜检查:利用光学放大设备观察宫颈表面血管形态和上皮结构。阴道镜可将宫颈图像放大数倍,清晰显示病变细节。检查前涂抹醋酸或碘溶液,通过染色反应判断异常区域。阴道镜引导下定位可疑病变,提高后续活检的准确性。该方法无创且能动态记录宫颈变化,适用于筛查与随访。

3.宫颈细胞学检查: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显微镜分析。医生使用刮片或刷子轻刮宫颈表面,收集脱落细胞并固定送检。通过细胞形态学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增生或癌变倾向。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检查前需避开月经期,避免阴道用药干扰结果。

4.宫颈活检:钳取少量宫颈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在阴道镜指引下对可疑病灶取样,明确病变性质。活检能区分糜烂类型,鉴别炎症、上皮内瘤变或恶性肿瘤。术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需避免剧烈运动。病理结果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依据,尤其适用于细胞学检查异常者。

5.分泌物检查:分析阴道分泌物判断是否合并感染。取宫颈或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镜检或核酸检测。明确病原体类型如细菌、真菌或滴虫,指导针对性用药。分泌物性状异常提示可能存在宫颈炎或阴道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检查前需避开月经期,保持外阴清洁但避免过度冲洗。检查后出现持续出血或腹痛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检查组合,避免频繁操作刺激宫颈。定期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但需注意生理性变化无需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