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彩云 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引发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0-03-03 音频时长: 01分06秒
38
语音文字

当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经由口腔进去人体后,首先抵达肠腔,借助菌毛的局限性黏附作用,吸附在在肠绒毛的刷状缘上,其表面的B亚单位可以和肠上皮细胞糖脂受体GB3结合,进而黏附在肠黏膜上。而其表面的A亚单位有着毒素的活性,可以进入细胞内进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损害肠上皮细胞,导致盲肠和结肠出现肉眼可见的肠黏膜呈弥漫性出血的溃疡。
不仅是肠上皮细胞,GB3受体还在肾和神经组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广泛存在,可以损害这些细胞,进而导致HUS、广泛性的肾小管坏死,最终引发急性肾衰竭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