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手术后为什么会引发下尿路感染,可以用抗生素吗

2025-03-10
A
陈善闻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医生回答:

手术后引发下尿路感染的原因主要与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导尿管的使用以及免疫系统的暂时性抑制有关。手术可能会导致尿道或膀胱的损伤,或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导尿管,这些都会增加细菌进入尿道和膀胱的风险,从而引发感染。抗生素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手术后,患者的身体可能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免疫系统的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抵抗感染的能力下降。手术过程中如果使用了导尿管,导尿管的存在会为细菌提供一个进入尿道的途径,尤其是在导尿管插入或拔除时,细菌更容易进入尿道。即使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使用导尿管,手术本身也可能导致尿道周围组织的损伤,增加感染的风险。术后患者的活动受限,也可能导致排尿不畅,尿液滞留在膀胱内,进一步增加感染的可能性。术后下尿路感染是一个相对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在大型手术或涉及泌尿系统的手术后。

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避免自行用药,以免造成耐药性或不必要的副作用。其次,抗生素的使用应结合尿液培养结果,以确保针对特定的病原菌进行有效治疗。患者在术后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液排出,减少细菌在尿道内的滞留时间。术后定期复查,观察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如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风险。手术后下尿路感染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做好术后护理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