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慢性胃肠疾病为什么会引起骨质疏松

26岁 2019-07-22
描述:

因为工作原因,饮食很不规律不规律,所以一直患有慢性胃肠疾病,听说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想问有哪些慢性胃肠疾病,会得骨质疏松呢?

A
李雅君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医生回答:

慢性胃肠疾病可以引起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营养吸收不良和慢性炎症反应导致的。胃肠道的功能受损会影响钙、维生素D和其他重要营养素的吸收,从而降低骨骼的矿物质密度,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慢性胃肠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常常伴随腹痛腹泻等症状,导致患者食欲减退和营养摄入不足。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肠道对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进而影响骨骼健康。维生素D的缺乏会导致钙的吸收减少,进而影响骨骼的矿化过程。慢性炎症状态会促使骨吸收增加,抑制骨形成,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的程度。慢性胃肠疾病患者需要特别关注骨骼健康,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胃肠疾病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必要时可以通过补充剂来弥补不足。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定期就医,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都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患者还应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生活习惯会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的风险。

相关问答